当然,光伏产业的创新发展还需要加强人才培养,进一步提高产学研结合程度,实现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驱动光伏产业更上一层楼。
相关的行业协会和组织也应当引导更高的行业标准。国标应该是一个准入的最低标准,各光伏企业要想在扶贫项目的市场拥有自己的竞争力,必须有高于国标的企业标准。
另一方面,在《管理与评价导则》中,村级电站的规划设计管理、施工管理、验收管理、运行维护管理、信息监测管理、受益分配管理和项目评价都有了全面规范。实验室总经理揭敢新介绍,针对广东省典型的亚湿热气候,广东省建设光伏扶贫电站的标准要求就更加严苛。在湿热条件下,环境因素导致的组件性能下降需要进行特别考量,所以我们在实证基地试验数据的基础上研究制定针对湿热、湿热海洋环境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标准,这比国标更加细致,对于粤西地区扶贫项目而言就更有参考意义。例如,在设备选型环节,明确村级电站应选择技术成熟、性能稳定的产品。大多数贫困户甚至是当地政府对电站建成后的运维并不熟悉,不知道日常如何清洗,出现简单故障如何消缺。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常务副秘书长史利民表示,在这样的形势下,保障扶贫电站的质量尤为重要。例如,2017年8月,河北省张家口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上报光伏扶贫电站项目的通知》,指出张家口市所有新建扶贫项目必须达到2017年领跑者技术标准。这事实上要求分布式电源必须与用电方在同一用地红线内-否则,就应接入公共电网缴纳额外的过网费。
可以肯定的是,分散式风电也将实施严格的指标规模管理,并且要符合地方的能源发展规划。然而,中东部和南部用地指标有限,开发分散式风电就成为新的投资方向。与分布式光伏不同,自发自用电量将不享受电价补贴。不予补贴:未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建设的分散式风电项目。
《办法》第三十三条重申允许分散式风电项目向配电网内就近电力用户直接售电,明确了分散式风电自用的概念,分布式电源和用能方不必为同一主体。自发自用电量:不享受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补贴。
二、分散式风电有无指标限制?对新能源实施规模管理是国家能源主管部门的一条总体思路,但分布式屋顶光伏目前并不限制指标规模,在项目并网发电以后立即纳入国家电价补贴范围,这在市场上引起了很多人对分散式风电指标的遐想。四、分散式风电如何享受国家补贴?《办法》依旧将分散式风电分为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和全额上网两种模式。三、分散式风电是否必须使用自有土地,在自有场所内?某些地方规定:分布式电源与用户在同一场所,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接入用户侧;分布式电源与用户不在同一场所,接入公共电网。随着三北地区风电资源逐渐圈占以及限电的影响,加之低速风电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风电开发布局逐渐向中东部和南部负荷中心转移。
今天,阳光所公司业务部合伙人葛志坚律师针对该《办法》,通过四个问题为大家划划重点。《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开发企业可使用本单位自有建设用地(如园区土地),也可租用其他单位建设用地开发分散式风电项目,这为分散式风电开发提供了明确的用地依据。近日,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暂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鼓励开展商业模式创新,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发,鼓励项目所在地开展分散式风电电力市场化交易试点。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中,已经明确规定余电上网部分可向该供电区内其他电力用户直接售电。
一、分散式风电开发主体有何限制?分布式发电的一种重要模式就是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很多地方要求所谓自发自用,分布式电源和用能方必须同一主体,这实为对自发自用的一种误读汉能方面表示,单玻汉瓦采用了全新的第九代CIGS柔性薄膜太阳能芯片,功率稳定,轻薄高效,并采用了POE铝制背板和丁基胶的封装结构来解决密封性,从而完美解决了单玻组件的两大技术难题,保证了汉瓦的稳定性不会受到严寒、酷暑、湿度等影响,即使在最高湿度达到85%、气温低至-40℃到-85℃的极端环境下,也能正常工作。
据测算,每安装25瓦汉瓦的减排效果相当于种1棵树;按1平方米汉瓦功率85瓦计算,100平方米汉瓦就相当于种了340棵树。薄膜太阳能应用系统供应商汉能日前在京推出其汉瓦系列产品最新款更轻、更薄、性能更优异的单玻汉瓦。
汉能创始人李河君首次以一位首席产品官的身份出现,他表示:汉能近十年来只专注于一件事用薄膜太阳能改变世界。此次最新一代汉瓦面世,将改变传统建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让超低能耗建筑甚至零能耗建筑成为可能汉能创始人李河君首次以一位首席产品官的身份出现,他表示:汉能近十年来只专注于一件事用薄膜太阳能改变世界。薄膜太阳能应用系统供应商汉能日前在京推出其汉瓦系列产品最新款更轻、更薄、性能更优异的单玻汉瓦。此次最新一代汉瓦面世,将改变传统建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让超低能耗建筑甚至零能耗建筑成为可能。汉能方面表示,单玻汉瓦采用了全新的第九代CIGS柔性薄膜太阳能芯片,功率稳定,轻薄高效,并采用了POE铝制背板和丁基胶的封装结构来解决密封性,从而完美解决了单玻组件的两大技术难题,保证了汉瓦的稳定性不会受到严寒、酷暑、湿度等影响,即使在最高湿度达到85%、气温低至-40℃到-85℃的极端环境下,也能正常工作。
据测算,每安装25瓦汉瓦的减排效果相当于种1棵树;按1平方米汉瓦功率85瓦计算,100平方米汉瓦就相当于种了340棵树图表:分散式风电并网接入要求不断调整按照管理办法,国家能源主管部门指导各地编制分散式风电管理办法。
按照我们测算,如果分散式风电项目与本地一般工商业用户市场交易,假设交易价格下浮10%(一般工商业企业平均目录电价水平在0.8元/千瓦时),分散式风电项目将获得15%左右的内部收益率。分散式风电因接近用户具有市场交易的天然属性。
分散式风电项目在申请核准时可选择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或全额上网中的一种模式,项目自发自用部分电量不享受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补贴。与集中式不同,分散式风电在低压侧接入,拥有较高的发电利用小时数,就地消纳是解决弃风限电的主要方式。
2011年是国内分散式发展的起点,反观政策出台的历程,分散式风电管理办法不断迭代,其中接入电压等级范围不断调整。(2)35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的分散式风电项目,应充分利用电网现有变电站和配电系统设施,优先以T或者接的方式接入电网。目前,国内已经有河南、河北、山西、辽宁、内蒙古、湖南、贵州、江苏等地开始布局分散式风电项目。为一进步测算分散式项目经济性,我们以四类资源区某10MW分散式风电项目为样本,搭建项目20年经营期内利润表模型、现金流模型,测算项目成本费用、营收利润、内部收益率、资本金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利息备付率、偿债备付率等财务指标,并对项目收益与利用小时数、上网电价、装机成本等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
《管理办法》鼓励各类企业及个人作为项目单位,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投资、建设和经营分散式风电项目。其中,河北计划2018-2020年开发分散式接入风电4.3GW,河南十三五拟建2.1GW分散式风电,山西十三五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发建设规模达987.3MW。
与分布式光伏相似,分散式风电项目是指所产生电力可自用,也可上网且在配电系统平衡调节的风电项目。(注:此为项目审批的重大变化,堪称革命式变化。
接入用户侧的分散式风电项目,在用户范围内的接入系统工程由项目业主投资建设,接入引起的公共电网改造部分由电网企业投资建设。与2017年5月国家能源局文件要求不同,管理办法将并网消纳范围扩围至110kv,分散式风电获得更大的消纳范围和更大的装机成长空间。
所谓核准承诺制,是企业按照要求提交项目申请报告书、提交项目核准信用承诺书,承诺项目符合产业政策、信息填报真实,承诺按照法律法规开展项目招标活动。国家能源局鼓励开发企业将位于同一县域内的多个电网接入点的风电机组打捆成一个项目统一开展前期工作,办理相关支持性文件,进行项目前期工作和开发建设。回顾分散式风电系列管理办法发现:2011年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分散式接入风电开发的通知》、《关于分散式接入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分散式风电项目可以接入110kv、66kv电压等级线路,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消纳;但2017年5月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分散式接入风电项目建设有关要求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17〕3号)明确提出,接入电压等级应为35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严禁向110千伏(66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送电。风电新增装机自2015年创新高后,2016、2017连续两年装机下滑,在分散式风电启动、行业技术进步、成本下降、电价下调预期(抢装)、电站盈利性增强、海上风电发展等因素驱动下,2018年之后新增装机有望重回高增长。
办法明确分散式风电接入电压等级、消纳范围、审批管理方式、金融支持方案。具体技术要求包括:(1)接入电压等级应为110千伏及以下,并在1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内消纳,不向110千伏的上一级电压等级电网反送电。
广西、贵州等省份也早已明确将跟进编制分散式风电建设规划。图表 :分散式风电与集中式风电主要区别四、高经济回报:风电资产溢价大幅提升,IRR可提升至15%为测算分散式风电收益情况,我们对内蒙古某民营企业所属分散式风电项目深入调研,并搭建了详细、可靠的财务测算模型。
目前,项目电费结算及时,项目方现金流稳定。分散式风电不是舶来品,本地平衡、就近消纳是分散式风电最重要的特征,其试点、成长、扩张的路径与大型风电基地截然相反。